吉他一共有几个调

吉他调数的理解需要结合调式、调号和实际应用场景,具体分析如下:

一、基本调式数量

十二平均律调式

吉他基于十二平均律,包含 12个调式,分别是:

C调、C调(bC调)、D调、D调(bD调)、E调、F调、F调(bF调)、G调、G调(bG调)、A调、A调(bA调)、B调。

扩展调式

若包含升号(♯)和降号(b),则调式总数可达 24个,例如C调包含升号,bE调包含降号等。

二、调号与音高关系

标准调号:

以C调为基准,六弦音高为E(高音mi)、A(中音si)、D(中音re)、G(中音so)、B(低音la)、E(低音mi)。

调式移动:通过移动调号(如将C调的C升到D调)可得到其他调式,例如D调以C调的2(re)为1(do)。

三、实际应用中的“调”

标准调弦:

吉他通常以 C调为标准调弦(E-A-D-G-B-E),此时六弦音高对应上述标准调号。

调式转换:

- 向上转换:如D调需将C调的2(re)作为1(do),F调以C调的4(fa)为1。

- 向下转换:如G调以C调的5(so)为1。

四、常见误区

调与弦的混淆:C调弦(E-A-D-G-B-E)与C调音阶(C-D-E-F-G-A-B)是不同概念,前者是实际弦音,后者是音高序列。

调式与演奏关系:同一调式可通过不同调号表示(如C调与C调),但演奏时仍需保持音阶完整性。

总结

吉他调数核心为 12个基本调式,通过调号变化可扩展至24个调式。实际演奏中需结合标准调弦与调式移动,灵活运用音阶指型(全型、半全型、半型)。